

8月网签13331套“及格了”股票配资开户炒股,但割肉的人更多了...
8月份的网签数据出来了,13331套,刚好踩在12000套的达标线上方,按理说应该松口气了吧?可是为什么大家的情绪还是这么低落呢?

说白了,这个\"及格\"背后,是一些业主咬牙割肉换来的,市场用最冷酷的方式告诉我们:想要成交量,就得拿价格来换。
1
刚需进场了,但代价是什么?
最近我接待的买家里,刚需可不少,他们的逻辑很简单:反正是自住,价格差不多到位了,与其继续等下去,不如现在入手。
前两天有个小美女跟我说:房姐,我看中朝阳门附近一个老房子,业主从650万降到580万了,我觉得可以下手了,毕竟自己住。
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刚需心态转变,以前他们觉得房价还会跌,现在有些人觉得价格差不多了,自住需求的就出手了。
我跟踪的几个小区,8月份成交的房源,平均比挂牌价低了8-12%,什么概念呢?一套500万的房子,业主要少拿40-60万!这还不算前期已经降过的部分。
前几天一个朝阳的粉丝,哭诉:我2021年买的时候780万,现在620万没人买,我该怎么办?
说实话,可市场就是这么残酷,不认你的眼泪,只认供需关系。
2
哪些房子最容易\"出血\"?
8月份割肉最狠的,基本都是我之前反复提醒过的那些\"问题资产\"。
第一类:大社区病重灾区
像某些动辄几千户的超大社区,挂牌量常年保持在三位数,老破塔楼扎堆,同质化严重,业主们互相\"内卷\"降价,我统计了几个典型小区,8月份的成交价比年初又跌了5-8%。
有个粉丝吐槽:\"我们小区天天有人降价,我不降就卖不出去,降了又心疼得要死,\"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,谁都想卖,结果谁都卖不了好价钱。
第二类:远郊近郊的尴尬地带
这些地方我从去年就开始发预警了。通勤成本高,配套跟不上,除了便宜没别的优势。现在很多业主发现,便宜也不够便宜了。
更要命的是,这些地方一旦开始跌,就很难止住,因为本来购买力就有限,稍微一跌价,原本的买家预算又够得着更好的地段了。
3
套牢了怎么办?
最近咨询我解套方案的业主特别多,说实话,确实难,这就是为当初买房时的懵懵懂懂买单了!
近一年我接待过很多类似的复杂案例, 我们都给出了一些实操方案,为了保护隐私问题,我们没办法在此一一展示…
如果是刚需自住,那就踏实住着,别天天盯着房价,房子的居住价值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消失。
如果是投资性质,那要看具体情况了,资金充裕的,可以考虑置换到更有潜力的地段,资金紧张的,可能要忍痛割肉止损。
4
9月,或许是个机会?
根据我的观察,9月份很可能会有一些政策利好释放,虽然具体力度还不好判断,但从种种迹象来看,管理层对市场的关注度在提升。
如果真的有利好政策,那9月-10月就是最好的资产整合时机,该出手的出手。
我建议手里有多套房产的朋友,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资产配置,留下最优质的,处理掉包袱型的,为下一轮周期做准备。
当然,具体怎么操作,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,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,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。
有成功解套的,也有错失时机的,每个案例背后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,只是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和实战经验,公开场合确实不便多讲...有需要的朋友,可以私下交流。
力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